走访武汉大学
2025年寒假,顶着凛冽的寒风,陕西高考服务网首席专家邢东奇老师带领专家团队,奔赴武汉,走进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参观学习。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武汉大学主校区位于武昌,珞珈山下,东湖之畔。武汉大学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大学,其早期建筑群将中国传统建筑理念与西方建筑技术、古典建筑艺术融为一体,因山就势、形式各异、布局精巧、气势恢宏,是全国最大、最美的一组近代高校建筑群,是较早进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录的高校建筑。
参观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是此次观察的重点之一。沿着自强大道向东,专家团队首先驻足的是原工学院大楼,现为武汉大学行政楼。大楼由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李四光选址、规划、筹资,美国著名建筑师开尔斯主持设计,庄严巍峨,坐落在山坡之上,与北面的理学院大楼遥相呼应,中间低处则是著名的九一二操场,毛泽东主席1958年9月12日在这里接见大学生。走到九一二操场,回望工学院大楼,感觉其凌空如云之姿。武汉大学杰出校友、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坐在操场上,以工学院大楼为背景,拍摄了一幅照片,立刻走红网络。许多人到此,模仿雷军的样子拍照留念。
穿过操场,拾级而上,就到了理学院大楼,楼下向西的路就是武汉大学著名的樱花大道。此时,樱花还没有开,但樱花树姿的妩媚还是难以掩映的。向西不远,就到了武汉大学的老斋舍,至今依然是学生宿舍,雄伟犹如巨大的城堡,武大人将其称为樱花城堡。老斋舍依狮子山而建,共有四栋,由山脚走道入口处的三座罗马券拱门联为一体。每栋宿舍由两个大天井将宿舍分割为前、中、后三排,依山势高低分为四层。
从中间的拱门上去,就到了老斋舍的房顶,樱顶。樱顶由四座宿舍楼的并列相连,面积很大,富有气势,视野开阔,像一个广场,游人如织,可以俯瞰武汉大学的美景。在樱顶中间,建有武汉大学老图书馆,是武汉大学的至高点,现为武汉大学校史馆。老图书馆极具中国传统特色,顶部塔楼为八角重檐、单檐双歇山式,形似皇冠,上立七环宝鼎,前部两座附楼的歇山顶屋脊与大阅览室相连,称为“歇山连脊”。老图书馆西边,为文学院楼,东边为法学院楼,法学院楼前有武汉大学老校长王世杰先生的塑像。
离开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专家团队参观了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电子信息学院、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技术学院等,深入了解这些学院的学科特点、本科生培养模式等。专家团队在学校的桂园餐厅吃午饭,饭菜品种很多,汇集南北小吃,专家每人在窗口点自己喜欢的饭菜,吃完后将盘具送餐具回收台,重新体验了一回当学生的感觉!
武汉大学的学科全面,拥有水利、水电、测绘、遥感、信息、软件、生物、法学、哲学等王牌专业,多个学科跻身国内前列。美丽的校园风光、厚重的人文底蕴、先进的教育理念,让武汉大学成为考生非常喜欢和向往的大学之一。
武汉大学共有19个A类学科、26个B类学科、6个C类学科。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球物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被评为A+;法学、生物学、软件工程、公共管理被评为A;哲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水利工程、工商管理被评为A-。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校园占地7000余亩,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绿化覆盖率72%,被誉为“森林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有三个校区,主校区位于武昌珞瑜路,东校区毗邻主校区,在主校区东边,老校区之间为著名的武汉光谷大道,另一个校区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位于汉口。
专家团队从南大门进入华中科技大学,西边有一大片水面,为荷塘,夏季这里一定是翠盖滴玉、菡萏绽放的天地,此刻只有宁静的池水倒影着蓝色的天空。穿过中间的广场,专家团队来到毛主席塑像前,塑像的后面是华中科技大学的主楼南一楼,这里有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等。
华中科技大学拥有4个A+学科,分别是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自动化、计算机、临床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也是学校的王牌专业。
华中科技大学在陕招生形式有:强基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普通本科、艺术类等,招生人数近140人。
陕西高考服务网每年为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开展线上、线下招生宣传,邀请两校陕西招生组为陕西考生和家长开展院校介绍、招生政策、录取数据、报考策略等宣讲。
陕西高考服务网志愿填报专家团队积极推荐陕西优秀考生报考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近几年,陕西高考服务网已经指导200余名考生成功考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实现名校理想。
- 热门资讯